
建筑合同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,作为建筑业界中常用的一种合同形式,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建筑合同需要经过合法依据、严格审查、及时签订、合法备案,保证工程质量,维护各方利益。那么关于建筑合同和建筑备案,究竟该如何操作呢?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份建筑合同备案指南。
建筑合同的种类
在建筑工程中,常用的合同种类主要分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、建设工程设计合同、建设工程勘察合同、建设工程监理合同、建设工程协作合同等。
在签订建筑合同时,除了对各项基本条款做出详细规定外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1、确定各项责任
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,从机构安排与开展施工的人员安排、设备的进场布置等,都需要确定好具体责任人员。
2、防范合同风险
在合同中还需附上各项风险的备案,防止部分承包商在工程期间出现突发情况而导致损失的情况。
3、保证付款方式正常
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,还需对付款方式做出明确规定,附上付款时间及方式,拟定好关于罚款及解约的条款。
建筑合同备案的步骤
建筑合同在正式签订之后还需要做出备案申请,才能够生效,那么建筑合同备案需要如何操作呢?
1、申请资质证明
2、申请备案
3、审核与批复
担任工程监理、勘察、设计师等职务的,需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资质认定,方可申请提交初审。
按照规范性文件,将已经签订的建筑合同提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备案。
经专业机构进行审核合格后,方可进行备案审批,审核通过的才可正式备案。
建筑合同备案费用及流程
建筑合同备案的流程大致包含初审、提交申请付款以及审批三个步骤。
建筑合同备案所需费用因各地不同而有所不同,一般费用在1000-2000元不等。
在备案过程中,应严格按照流程操作,采用专业技术管理和科学论证的方式,经确认合同正式生效。
建筑合同及其备案,不仅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,更是为各方信息之间的沟通不可或缺的桥梁。建筑合同备案应严格遵守有关政策及规定,做好备案和监督工作,降低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,让建筑合同真正的走向成功。
![企业环保资质在哪里查询[企业环保资质认证流程表]](https://jian-housekeeper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ews/bannerImage/353636.jpg)


